-
案例分享 | 上海肺科医院周彩存团队联合多家医院,多重免疫荧光方法评估晚期非小细胞肺癌PD-L1阻断联合化疗治疗效应
肺癌仍然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约85%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迄今为止,有三种官方批准的预测性生物标志物指导抗 PD1/PD-L1单药治疗的临床应用,包括 PD-L1表达,肿瘤突变负荷(TMB)和微卫星不稳定状态,具有中等的预测性能。一系列全球或区域 III 期临床试验一致表明,迫切需要为这种治疗策略确定可靠的预测性生物标志物。
넶15 2023-01-12 -
这篇北大团队Nature新作独到之处在哪里?带你详细盘点其创新思路
近日,北京大学下属的三个科研-临床团队联合在《Nature》杂志上发表了题为“Liver tumour immune microenvironment subtypes and neutrophil heterogeneity”的研究成果[1],该研究成果引起了广泛关注。今天带大家详细盘点该研究的创新思路和重大突破。
넶12 2023-01-12 -
经典案例合集 | 多重免疫荧光在乳腺癌研究中的应用,从这几个角度入手!
乳腺癌常被称为“粉红杀手”,其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男性乳腺癌较为少见。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乳腺癌已成为疗效最佳的实体肿瘤之一。
在临床上,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如年龄,等级,阶段和分子亚型与预后有关,并驱动治疗决策。5种临床相关的分子亚型:Luminal A、Luminal B、Her2富集型、基底样型和正常样型,其发病率、生存率、预后和肿瘤生物学特性各不相同。肿瘤微环境影响癌症的起始和进展。넶9 2023-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