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enoptics多色免疫荧光组织病理分析方案近年来备受临床相关研究人员的关注,将其应用于不同疾病预后的相关研究报道也不断涌现。结直肠癌(CRC)是一种异质性很大的癌症,其中II期CRCs表现出独特的分子异质性。研究人员一直在探索是否有有效可靠的方法,可以在临床上辅助判断II期结肠癌患者是否需要采用辅助化疗。
针对这一课题,2020年8月27日,上海复旦大学的研究团队在《 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 上发表了题为Somatic POLE exonuclease domain mutations elicit enhanced intratumoral immune responses in stage II colorectal cancer的研究。
在文章中, 作者采用了NGS技术分析了II期CRCs中POLE 外切酶域突变(EDMs)的突变谱和免疫应答,并通过对患者组织中免疫细胞浸润的情况分析,进一步支持POLE 外切酶域突变(EDMs)的预后诊断价值。基于TCGA数据库数据的分析,POLE EDMs和一组免疫相关的基因在患者样本中表达上调相关。这些免疫相关基因包括CD8A、EOMES 、GZMA、GZMH、CXCL9 、CXCL10、CXCL13 和 CTLA4 等。
图1 不同分组病例的六色免疫荧光检测结果
为了进一步观察严重患者样本中的免疫细胞分布,文章中采用了Phenoptics 多色免疫荧光方法,开发了两组多色免疫荧光检测方案,对患者组织中的免疫细胞浸润情况进行了评估。具体方案为CD3+、CD8+、CD45RO+、PD-1+、PD-L1+ (Panel 1)和CD4+、FOXP3+、CD68+、CD163+、PD-L1+ (Panel 2)。结合生存率分析,患者样本中若带有POLE EDM变异,可以激活更有效的局部免疫反应,临床预后更好。
图 2 不同分组中免疫细胞浸润情况统计
图3 六色免疫荧光检测方案一
图4 六色免疫荧光检测方案二
Phenoptics多色定量病理创新分析方案包括Opal多重荧光染色、Vectra多光谱成像及inForm智能病理分析,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定量病理及微环境景观分析方案,其大幅提高组织病理分析数据的准确度,有助于从病理切片样本中挖掘出更丰富、更可靠的生物学信息,未来将为肿瘤及相关疾病的诊疗带来革命性改变。